死亡是对人生的最高礼赞

若一生只读两本中国书,当是<老子>和<红楼梦>。老子朴素平淡,无中生有,至幽、至深、至玄、至远;红楼繁华绚烂,有归于无,至性、至情、至美、至善。二者如0和1在时空里的交相呼应,以宇宙原理和人文精神,完整搭建了中国乃至整个东方思想和文化的圣殿。

两者都推崇一种境界:在老子是“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天地之母;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在红楼是”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两者异名而同态,都是指的宇宙本源。人最完美的境界也来自于此,生前是万有未有之先,死后是历尽尘劫之后,复归万有未有,即是“无”,是“空”。

因此,来到人世不值得庆祝,因为已经脱离了完美的状态,进入残缺的人生;离开人世也不值得哀伤,因为复归完美。庄子是领会这个原理的人,妻死,鼓盆而歌。人本无形、无象、无气,自无中来,复归于空,正像四季循环往复,不过是符合了宇宙原理。死亡,就是回到完美状态,不但不需要哀哭,更值得赞美。

人其实不是恐惧死亡,而是恐惧未知。死亡,对于人来说,恰恰是最大的一个未知。宗教存在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消解这个最大的未知。人总觉得世事无常,变化万端。事实上,一切变化都是注定的,没有偶然,都是必然。仔细想一下,”世事无绝对“这句话本身就是个逻辑悖论,其实这个命题是自我否定。因为世事无绝对,所以这句话本身也不是绝对的,所以世事有绝对。因此”世事绝对“才是个真命题。

宇宙中万有的生灭变化,在全部时空中的每个细节都是绝对注定的绝对存在,绝对没有丝毫偶然和意外,未知只是因为没掌握认知未来的工具。未知只是一个假象。对死亡的未知是个最大的假象。万有的绝对,”空“和”无“的完美,这两者是对生死的诠释,也是对死亡终极的消解。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纪念六四三十年:民主歌声献中华

自由是一种责任

2018,爱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