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气薰人欲破禅
元佑二年(1087),黄庭坚寄扬州友人王巩二诗,前首提及:「王晋卿(诜)数送诗来索和,老懒不喜作,此曹狡猾,又频送花来促诗,戏答。」
后首则是一首七言绝句:
花气薰人欲破禅,心情其实过中年。
春来诗思何所似,八节滩头上水船。
这首诗的前两句翻成白话文就是,「花朵开放时的香气仿佛要破了平日的禅修,过了中年竟然还有这样为花感动的心情;到了春天,有着写诗的念头,却又像一层一层逆水的滩头,船要上行,何其艰难啊!」
诗中以典故隐喻着自己难于为王诜作诗的窘况。之后,黄庭坚重新书写了后首诗(约1100年),便是国立故宫博物院所典藏的名作《花气薰人帖》。
此幅随手写来,用笔苍劲,墨色由浓润而枯涩,虽是草书结体,但有行书笔意,字字独立,笔画起止显得缓和沉着,虽仅有五行,大小疏密,纵横参错,墨色浓枯,变化多端,为精谨的佳作。
和《松风阁诗帖》一样,《花气薰人帖》也是黄庭坚的力作,是书法史上的「极精品」。不同的是,《松风阁诗帖》尺寸大,《花气薰人帖》尺寸小;《松风阁诗帖》以楷书写成,《花气薰人帖》则是行草的风格。
另外,《花气薰人帖》含有「禅」味,反映了北宋文人的另一种生活态度与境界。
诗开始,闻到一股花香,浓郁的香气,都快把平日苦苦修习的禅定功夫,破除了。黄庭坚想到自己年纪已经过了中年,还这么没有定性,不免自我解嘲一番。
黄庭坚和北宋许多文人一样,学佛修禅。他拜晦堂祖心为师,跟他参禅。但禅法玄妙,即使黄庭坚聪慧,也难以达到境界。
有一天,晦堂祖心与黄庭坚入山游玩,山里开了许多桂花。祖心就问:「你有没有闻到花的香味」?禅法中,这是开示的提法。
黄庭坚说:「闻到了!」直接回答,已有参悟的意味。
祖心说:「我所见的,我所闻的,都和你一样,我没什么可以隐瞒你了!」意思是:自然本来如此,能看到身边最平易的事物,能闻到最平易的味道,就是自然,也就是禅法。
黄庭坚也因此开悟了。 「花气薰人」,自然的花香袭上来,「欲破禅」,不就参透禅的玄妙了吗?
许多人,往往闻不到花香。尤其过了中年的人,生命老成,往往失去青春的美丽与活泼,更闻不到花香。黄庭坚说我都已经过了中年,还要祖心禅师点破才能闻到花香,不该很惭愧吗?
很多人真的闻不到花香,而总要抓住些什么「有形」的事物。
当时,著名的驸马爷王诜,或许就是这样的人吧!他喜欢写诗,写好后,又喜欢附庸风雅,找来当代大诗人黄庭坚「和」他的诗。但黄庭坚从参禅中体会了一些哲理,大概是不想附和王诜的诗吧!那其实是无聊的事!
王诜却不放过,派了人,一直送花给黄庭坚,催他快点和诗。
于是,黄庭坚就写了这首〈花气薰人〉,有点开开小玩笑地送给王诜。
诗中后两句,是说现在没什么灵感写诗啊!照理说,春天是美丽的季节,应该有灵感。可是不知道怎么搞的?今春特别懒散,只想沉醉在春天的气息中,对于写诗,真的写不出来。
黄庭坚说现在的心情就像「八节滩」码头的行船。 「上水船」表示逆水而上,不容易的,要靠人拉纤才行的,非常费力。反正,王诜老兄啊!我真的写不出来啊!
整首诗充满禅意,不知王诜能参得出来吗?
诗有禅意,《花气薰人帖》则充满字的表现美。和黄庭坚常见的长线条、笔划挺俏的风格不一,《花气薰人帖》以流畅的行草写成,许多字其实不易辨认。然而,黄庭坚仍刻意营造字体的美感,尤其是动态的美,非常宛转有力,字划转折特别用心。整幅《花气薰人帖》看来就像一幅经营过的画面。
本书法行气安排为四行又两个字,前一行字体紧密,后两行则宽松舒畅,形成有趣对比。令人眼睛一亮的,则是第二行的「中」字,中竖的长线条,直奔而下,看出黄庭坚运笔的高深功力,在纸幅上,多出了呼吸的空间。
欣赏《花气薰人帖》,让人感受书法家在一片小天地上,很用心地经营位置,呈现美感。而要说这首诗是应付之作,当然不尽如此,和笔划的布置一样,黄庭坚的诗,充满经营,也阐述了禅理。诗、书并美,真是一幅精品!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