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5月, 2020的文章

夏朝文物罕见,三星堆却大放异彩,古文明会被改写吗?

圖片
三星堆古遗址分布面积12平方公里,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 三星堆遗址一经发现,就推动了中国考古研究的进程。直到今天,我们对于摸清三星堆文化和中原的夏商文化之间的关系,依然有着重重阻碍,从1933年至1986年之间,虽然前前后后历经了数次的科学研究,三星堆文化的重要部分也愈发完整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但是对于三星堆遗址仍然有许多匪夷所思的地方。      三星堆文化是位于我国西蜀地区的土著文化,人们认为它是古蜀文化的源头,它的历史非常悠久,而且通过对遗址中可以发现,其中所涉及了各种不同的领域,而且非常值得关注的一点是,三星堆遗址的文化风格不同于传统的中原文化,由于它的风格实在不像本土文化,于是有人猜测,它可能是外来文化。 特殊的三星堆遗址      中国发现的所有遗址中,三星堆遗址是极其特殊的一个。古蜀人存在的重要依据,就是三星堆遗址,它一经发现就引发了世界的讨论,无论是所发现的地点,还是他的年代,都成为了外界的关注点之一,尤其是它所展现出来的独特的文化风格。 曾在网上看过三星堆的青铜面具和黄金面罩,受到来深深的震撼,这些人物的面部特征不像中国的任何一个民族,反倒像是西方人。通过调查发现,中国任何一部文献中都没有记载,三星堆文明根本不是中国本土的文明,它可能是是文明的传播者,也许中国文明起源于三星堆。      三星堆文化能追溯到4600年前,延续至3000年前,史学公认,它是在冶炼以及城市建造及布局中有着巨大成就的文明。同时期的中原根本就找不到这样丰富的文化堆积。甲骨文最远3500年,妇好墓3200年,后母戊大方鼎3200年,毛公鼎2800年。三星堆的青铜器的制造水平要高于同时代的中原地区,很可能中原的铸造工艺更多的受到三星堆的传播,这与人们的认识完全不同。      出现大量海贝 三星堆遗址虽然出土了大量文物,其中一样就是在祭祀中出土的5000多枚海贝,这些海贝是与外来人交易所用?可是在历史上,一向是“不与秦塞通人烟”的古蜀国,实在是让人疑惑,但通过鉴定,确认他们是来自印度洋,但奇怪的是,四川是一个内陆的地区,这样的东西理应不该在内陆出现。可惜的是,带有文字的文物在三星堆中并没有出现,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极大的影响了科学家对三星堆遗址的研究。还有,在三星堆遗址中仅发现来极其少量的遗骸,而且因为年代久远,进行检测测工作有较大的困难。最值得注意的是,在现在已被证实...

华夏是文明西来的产物吗?

圖片
中华文明西来说在清末兴起,主要是指中国人是从埃及、巴比伦、印度等地之民过来的。 文明的迁徙@ 上古中国历史的完整顺序 1.埃及说 1654年,德国耶稣会教士基尔什尔(A. Kircher,又译祁尔歇、柯切尔)在《埃及之谜》(Cedipi Aegyptiaci)曾论及中国文明出于埃及。1667,基尔什尔出版了《中国图说》(China Illustrata),认为《圣经》所载闪的子孙率埃及人来到中国,传授了古埃及文字,中国人学的并不全,自己又加上一些创造,结果成为另一种文字系统即汉字。“古代中国人既系埃及人之苗裔,故其书法亦一遵埃及之旧,此非指文字之结构而言,乃指其自各种自然事物中提出之形象而言,中国人实藉此以表示其观念者也。中国文字之标记所以与其所欲表明之事物同其数量,其故即在于此。”(转引自《中国史前考古学史研究,1895-1949》,陈星灿,三联书店1997年6月) 1716年,法国阿夫郎什主教胡爱(Huet,又译尤埃),根据其研究古代商业的结果,在文字之外,又考察风俗异同,也主张中国民族起源于埃及。他说:“就吾人所有之材料而论,埃及在东方之商业亦甚古而且盛,是吾人可以断言印度人商业之繁盛亦与埃及相当,盖印度人本埃及之重要商伴也……然印度与埃及商业之想相当既有古代史为之证明,则当吾人读史时不能不信中国与印度两民族虽非全属埃及之苗裔,至少达大部分必属埃及人”。他又说,“在两群入侵印度之埃及人中,中国人尤堪注意。中国人对与本族之感觉极灵;其习惯与埃及人极其符合;其正体与便体之两种文字;甚至语言,信轮回之说,养黄牛之习,亦复相似。而尤足以使予惊叹者,则中国人反对外国商人之入国,始终不变是也,此与斯特拉波(Strabon)所述古代埃及人之态度竟完全无异……”。 影响最大的是法国著名汉学家德经(Joseph de Guignes)。德经以《匈奴突厥起源论》、《北狄通史》等著作而闻名于世。1758年,德经发表《中国人为埃及殖民说》的演讲,从汉字与古埃及象形文字之相似立论,进而称中国古代史实即埃及史,甚至考证出埃及人迁居中土之具体年代(公元前1122年)。德经认为:“吾于是深信中国之文字、法律、政体、君主,甚至于政府中大臣及全部帝国均源自埃及。而所谓《中国古代史》实即埃及史,弁诸中国史之首而已”。 2.巴比伦说 1894年,英国伦敦大学教授、法国人拉克佩里(T.de Lacou...

古埃及是华夏文明的源头吗?

圖片
与早年只能从书本和影视中去了解古埃及的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和木乃伊不同,现在普通中国游客可以亲临现场去感受卡纳克神庙等古埃及遗址的雄伟和精美,由此带来的震撼可能颠覆他们对远古文明的认知。比如,很多人亲身造访后才发现,备受推崇的古希腊文明,可以在古埃及文明中找到源头。不过,在对古埃及成就的惊叹和赞誉之余,很少中国人会想到,古埃及或许与华夏文明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埃及与中国:凤冠霞帔,来源:天涯社区 扑朔迷离的夏朝历史 在两河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和华夏文明等世界主要古代文明中,华夏文明最为年轻。虽然华夏文明后来茁壮成长,但其成熟期比其他几大古文明要迟千年乃至几千年。古埃及五千多年历史都有章可阅、有物可证。相比之下,华夏的三皇五帝并非信史,特别是中国史书上第一个朝代夏朝的历史更是扑朔迷离。 中国的考古学已相当成熟,能证实商的历史,却无法确定夏的存在。仰韶、龙山、红山、石茆、河姆渡、良渚等遗址可能与华夏文明源头有关,但并不能确认是夏文化。二里头也只是疑似夏文化,其身世依然不清。中国典籍中有关夏朝历史的记载细致入微,事件跌拓起伏,人物栩栩如生,俨然是确有史实。那夏的故事到底发生在哪里?华夏文明的源头乃至中国人的祖先又来自何方?对此,中外各种学说层出不穷。 十七世纪,德国耶稣会士柯切尔(A.Kircher),根据中文与埃及象形文字的相似性,论述中国人为埃及人之后裔。十八世纪,法国汉学家德经(Joseph de Guignes)认为,中国之文字、法律、政体、君主,甚至于政府中大臣及整个帝国均源自埃及,而所谓中国上古史即埃及史。 1894年,法裔英国人拉克佩里出版《中国古文明西源说》一书,以当年考古成果为基础,根据天文历法、科技发明、语言文字、政治制度、历史传说的相似性提出,中国文明源于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文明,汉族于前2200年左右从西亚迁入中原。清末民初,这一学说在中国广为流传,一度为中小学历史教科书普遍采纳。北京大学史学系的朱希祖和陈汉章等人则从各种角度对这一学说进行了系统性批评。之后,中华文明乃至中国人独立起源和演进的学说逐渐成为主流。 1980年代以来,借助于分子人类学的证据,人类共同起源于非洲的理论已逐步为学术界所普遍接受。越来越多的现代考古学和基因测序证据也显示,几大文明古国之间存在着常人难以察觉的内在联系和共性。早期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和印度河流域之间的人员往来...

王熙凤的拜火教象征意义

圖片
王熙凤虽然被称为“琏二奶奶”,实际是荣国府的长孙媳妇,也是执掌荣国府的大管家。荣国府荣禧堂的对联泄露了荣国府贾家与基督耶稣的秘密。撑起荣国府的王熙凤又是什么来头呢? 王熙凤出场的出场可谓浓墨重彩: 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缨络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云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掉捎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 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他道:“这是琏嫂子。”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叫王熙凤。 这里基本交代了王熙凤的排场和身世。从王熙凤名字的字面意义,可以看出一些端倪。熙,燥也。从火巸聲。燥者,熙之本義。火凤凰,即朱雀,是代表炎帝与南方七宿的南方之神,于八卦为离,于五行主火,象征四象中的老阳,四季中的夏季。西方也有类似的一种鸟,即“菲尼克斯”(Phoenix),又被称为不死鸟,500岁的时候会自焚,然后从死灰中复生,这就是传说中的“凤凰涅槃”。中国传说中,黄帝部落以蛇为图腾,炎帝部落以朱鸟为图腾, 实际上,中国的“凤鸟文化”根本也是来自于苏美尔-古埃及体系的鹰。 苏美尔国王吉尔伽美什(Gilgamesh)的完整石刻浮雕和持有翼状太阳圆盘的两名牛头人 拜火教,也称为祆教或琐罗亚斯德教,产生于远古的苏美尔时期,因与后世各种宗教都有渊源关系,被称为万教之源。在波斯萨珊王朝期间拜火教被立为国教,后来在隋唐传入中国,与景教、摩尼教并称为三夷教。在653年唐高宗年间,有位拜火教女教徒陈硕在浙江安徽地区发动宗教叛乱,创 火凤社 ,自号 赤天圣母, 自称文佳皇帝。“永徽三年,睦州三月不雨,田野龟裂,蝗虫蔽日,饿殍遍地,新冢累累。硕真时年廿一,创 火凤社 ,自号 赤天圣母。” 拜火教有多重天,死后经过裁判之桥后,依次进入善语天、善行天、善思天、光明天。其仪式的核心就是火,因此陈硕真的“火凤”、“赤天”等极为契合。王熙凤也是“火凤”,显然与拜火教很有关联。拜火教的王熙凤能主持管理有基督教来历的贾府,也...

伏羲来历与苏美尔神话的猜想

圖片
经过一个半世纪的古文明遗址的考古发掘(尤其是在中东),大量湮没了几千年的古代文献重见天日;这些发现还找到了许多失落的泥板文献——也被称作失落古籍,它们有些曾在出土文献中被提及,有些是那些文献的整理总结,还有些的名字曾出现在王室图书馆或神庙图书馆的馆藏目录中。 那些更早文献的数量之多令人愕然,在古代中东的那些文明遗址,找到了数以几万计的泥板。有些记载了日常杂事,例如交易行为、工人工资、婚俗嫁娶等;存放在王宫图书馆的基本都是王室年鉴;还有在神庙图书馆或文法学校中找到的,主要是一些神秘的经典文献,这些经典是苏美尔语的。其中有14块泥板文献详细记录了人类创世神话。这是已知最古老,最完备的神话故事。关于圣经的创世纪故事中提到的亚当夏娃、伊甸园、大洪水、巴别塔,学者们现在已经取得了共识,这些故事的素材都抄自5000年前古老的苏美尔文献。中国神话同样源自于苏美尔文献。 天神安奴膝下的三个孩子: 长子埃亚,后被称之为地球之主“恩基”。 二女宁玛,“生育女神”大洪水之后称为宁胡儿萨格。 三子恩利尔,称为天空之神是王权的继承人。 天空之神恩利尔一系在美索不达米亚争来斗去,几乎把中东那块地炸为焦土(索多玛,尔摩纳,耶利哥等地)。与此同时,造人的两位人首蛇身的主神——智慧之神恩基与生育女神宁玛退出历史舞台了。恩基留下儿子马杜克留守埃及,宁玛地位逐渐被恩利尔孙女伊南娜替代。 恩基——对应伏羲 在苏美尔神话中,恩基称智慧之神。给与人类很多帮助。在苏美尔观念中恩基人首蛇身,这个可能是恩基长期与DNA打交道有关,恩基的标识就是双蛇缠绕的DNA双分子结构。同样在中国神话中伏羲也是人首蛇身,这个观念来自于苏美尔。伏羲同样也是智慧的象征,给中国人带来很多智慧。 苏美尔人对恩基蛇神的描绘(The Mesopotamian god Enki as half-man half-serpent is at left. The waxing crescent moon (center right) was also an ancient symbol of gnosis, representing the conquest of light over darkness.) 宁玛——对应女娲 在苏美尔神话中,宁玛(宁玛赫)被称为生育女神,是恩基的妹妹,美丽端庄又充满智慧,被天神指定为恩基的妻子。而且在苏美尔神话中造...

梅特涅符咒石碑上的埃及神话

圖片
符咒石碑( 公元前360–343年, 亚历山大) 这块石碑最初是祭司埃萨顿在纳克塔内波二世在位期间为姆内维斯(神牛)的神庙委托制作的。神庙位于赫里奥波里斯,靠近今日开罗。这是一件在硬石上精细雕刻出的非凡杰作。正面深雕出的图案描绘了年轻的荷鲁斯征服鳄鱼和蝎子等危险动物的场景。底座上的文字讲述了荷鲁斯如何被蝎子蛰伤后又痊愈的故事。治疗符咒和保护神像覆盖了整块石碑,为古埃及人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力量。 石碑的中央场景显示,少儿荷鲁斯站在鳄鱼身上,手里抓着危险的野兽。 碑中下半部从左到右依次为伊西斯(荷鲁斯母亲)、太阳神拉(太阳神传位给荷鲁斯)、少年荷鲁斯、托特神,而且如果我们仔细看上半部以及底部众多小人有很多神都在操双蛇或多蛇:伊希斯(左)感叹说,当她和何露斯还躲在沼泽地里的,孩子生病了。在绝望中,她大声呼救太阳神Ra(左,头上顶着太阳在天空旅行)。托特神(右)发出咒语让太阳船停下,他背诵了一长串的魔法为何露斯驱毒, 并传给荷鲁斯一批技能。 梅特涅碑(符咒石碑) 在石碑的上部,表现了太阳通过阴间的夜晚之旅。铭文是一组十三种对抗毒药和疾病的咒语。这些被设计为医生治疗病人时的说词,其有效性也可以通过将饮用水倒在石碑上吸收来实现。碑座周围的铭文包括伊西斯和奥西里斯神话的一部分,描述了婴儿荷鲁斯在三角洲的沼泽被透特( thoth )的毒药治愈。在右边的墙上提供了这篇文章的完整译文。 符咒石碑@ 大都会博物馆 符咒石碑背面@ 大都会博物馆 这块石碑是在内克塔内布二世时期为祭司 esatum 制作的,被树立在奥西里斯 — 姆奈维斯神殿,该神殿可能位于赫利奥波利斯。 1828 年,埃及总督穆哈默德•阿里曾向奥地利外交大臣 梅特涅展示了它,这块碑因此得名“梅特涅石碑”。 参考文献: 游走美国(258)–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埃及馆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埃及占星术:众神的星空

圖片
古埃及人的星与神 古埃及壁画 古埃及文明的历史极其悠久。约在距今九千年左右,尼罗河流域的居民已进入新石器时代。而有确切文字,纪年可考的历史,则开始于约公元前3000年,从那时起直到公元前332年(这一年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埃及),其间经历31个王朝,被称为“法老时代”或“法老埃及”。法老(pharaoh)作为古埃及君主,集军政、司法、宗教等大权为一身,他被认为是太阳之神之子,是神在尘世的代理人和化身,臣民对于法老,要如神一样崇敬。有些著作将法老译作国王,容易引起混淆,因为法老实际上是一种“神王”,与后世的国王不同。 关于法老时代的埃及文化,幸赖现代考古学家的工作,已发现了大量墓室铭文(已整理编辑成《金字塔铭文》之类的文献集)、碑文、纸草书(papyrus、纸草是古埃及最主要的书写材料,就如巴比伦人的泥版)等文献,以及大量实物,大至金字塔、王陵、小至工具、饰物。从各种材料的综合考察来看,古埃及人在法老时代虽已有相当水准的天文学知识,但他们似乎并未自己发展出一套严格意义上的占星学体系。他们基本上处于星神崇拜阶段–这当然不失为占星学产生的温床,但还不能视为占星学体系。 古埃及人是崇拜多神的。诸神中最显赫、最尊崇的是太阳神拉(Ra),他又是天地之神,主管宇宙间的秩序和尘世间的正义;拉神又常与别的神结合,成为组合神,最显赫的一种是与阿蒙(Amun,又拼作Amon)的深结合,成为阿蒙-拉神,仍是太阳神。月神透特(Thot)不甚显赫,常以灵鸟或狒狒之形出现;他是诸神的信使,又司常书写,他与希腊化时代的占星学的占星学有某种特殊的关系。 古埃及神的家庭树 Egyptian Gods Icons 在埃及众神中,还有一神与天象有极密切的关系,即伊希斯(Isis)女神。伊希斯是拉神的后裔,她又是其兄奥西里斯(Osiris)的妻子(古埃及王室盛行兄妹相婚,故神话中的诸神也常如此)。伊希斯象征忠贞之妻与尽职之母,在神话中,奥西里斯被害之后,她上天入地,悲痛欲绝,终将奥西里斯的遗体找回,使其复活,并为他生下了王位继承人。伊希斯又极擅长巫术,神通广大,因而受到广泛崇拜。她后来又成为司生育、繁殖的女神。古埃及人又将伊希斯尊为天狼星之神(或者也可以说,将天狼星尊为伊希斯神),他们相传泛滥的尼罗河水是伊希斯的眼泪。 诸神大多是居住、活动于天界的,即便是专司阴曹地府之神,他们要与天界交往也是轻而易举...

为什么炎黄二帝都不是正常人?

圖片
据明朝《广博物志》卷九引《五运历年纪》中:“盘古之君,龙首蛇身,嘘为风雨,吹为雷电,开目为昼,闭目为夜。死后骨节为山林,体为江海,血为淮渎,毛发为草木。” 在中国创世神话里,蛇族是上古神族之一,开天辟地的大神盘古,繁衍人类的伏羲女娲都是人首蛇身。 女娲被赋予了蛇的身躯,不仅是神话的神秘性,还因为蛇本身具有的顽强生命力和旺盛的生殖力,是永恒生命的象征。在上古时代,除伏羲女娲之外,黄帝、西王母等人都是以蛇形出现在人们面前。据统计,《山海经》中所记载的454个人物中与蛇形有关的人物就达到138个。可见,用蛇形来描述先祖是上古时期的一种比较常见的崇拜方式。 其它不多说,单说炎黄子孙,就不是两条腿的人能概括的,根据《山海经》等记载,炎黄分别有两支族人,就跟我们完全不一样,非常神奇。这两支族人分别就是氐人族和轩辕族,同是炎黄子孙,他们可“优秀”多了。 先说氐人族,据《山海经》记载,炎帝有个孙辈,叫做灵恝(jiá),他是互人族的祖先,传说互人能乘云雨,上下于天,是一个会飞的超人种族。那么什么是互人呢?《山海经》中还记载了一个种族叫做氐人。 据古代学者研究,互人即氐人之讹传,古体字的互和氐,非常相似,很容易弄混。所以互人即氐人,那么什么是氐人呢?《山海经》记载,其为人人面而鱼身,无足。氐人就是上半身是人,下半身是鱼的特殊种族。 那炎帝又是什么?尽管匪夷所思,但古籍记载就是这样的,所以说是神话呢,背后或许有什么特殊的隐喻。而且也不是一般的美人鱼,而是能顺着风雨上天的超能力种族。 同样的,还有轩辕族,轩辕是黄帝的专属姓氏,轩辕族即是黄帝的本家种族,同样很神奇,据《山海经》记载,轩辕族其不寿者八百岁,人面蛇身,尾交首上。说轩辕族人最少能活八百岁,人面蛇身,尾巴盘在头上。 相较于鱼身,其实人面蛇身的形象,在上古神话中,出现的频率还是非常高的,但凡是这个形象的,皆不是凡人,比如女娲、伏羲、共工等等,都是鼎鼎大名的神人,同是蛇身,轩辕族或许和这些大神有什么内在联系。 总之轩辕族最少八百岁的寿命,就远超普通人类了,据《博物志》记载,轩辕族在诸天之野,和鸾鸟舞,民食凤卵,饮甘露。饿了吃凤卵,渴了喝甘露,这和传说中的神仙也差不多了。虽然以我们现代人的审美,不太能接受这种半人兽的形象。 但在古代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这种半人半兽代表的就是一种神异,是神灵、神仙,从氐人族的上下于天,和轩辕族的食凤卵饮露水...

众神的航天港

圖片
亚拉腊山-巴勒贝克神殿-埃及金字塔 亚拉腊山 (土耳其语: Ağrı Dağı ;亚美尼亚语: Արարատ ),坐落在土耳其厄德尔省的东北边界附近,为土耳其的最高峰,距伊朗国界仅16公里,而距亚美尼亚国界也仅32公里,甚至可眺望亚美尼亚的首都埃里温,其因基督教的圣经《创世记》一篇中记载,著名的诺亚方舟在大洪水后,最后停泊的地方就在 亚拉腊山 上,因此也使得 亚拉腊山 在亚伯拉罕宗教远近驰名。经纬度39.7024° N, 44.2991° E 亚拉腊山 by Юрий Черевичный2019 亚拉腊山@Şevket Dede 巴勒贝克 (阿拉伯语: بعلبك ‎) 位于贝鲁特东北约85公里(km)处的贝卡谷地,海拔高度为1,170米,巴勒贝克城意即”太阳城”,公元前64年,巴勒贝克被罗马征服。在此后的200多年内,罗马人在这里建造了著名的宗教建筑群,巴勒贝克又成为罗马帝国的圣地。巴勒贝克的神殿建筑规模宏大,主要有万神之神朱庇特神殿、酒神巴卡斯神殿和爱神维纳斯神殿。 经纬度 34°00′22″N ,36°12′31″E 。 巴勒贝克神庙@Jean-Paul 红金字塔 是位于埃及代赫舒尔的一座金字塔,为埃及第四王朝法老斯尼夫鲁的陵墓,是世界上第一座真金字塔,同时也是埃及第3大金字塔,仅次于吉萨的胡夫金字塔以及卡夫拉金字塔。当红金字塔完工时,它也成为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直到后来的胡夫金字塔才超过它。29.8086° N, 31.2066° E 红金字塔@Petr Vaculcik 吉萨金字塔群 (阿拉伯语: أهرام الجيزة ‎),位在埃及开罗郊区的吉萨高原内,于1979年登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于2007年7月7日获选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中的荣誉奇迹。主要由三个金字塔组成,而当中最大的是胡夫金字塔(又称“大金字塔”),同时也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中最古老及唯一尚存的建筑物;次大的是卡夫拉金字塔;最小的是孟卡拉金字塔。此外,在这三个主要金字塔旁有著名的 狮身人面像 和3座属于皇后的小型金字塔。29.9773° N, 31.1325° E 吉萨金字塔群 吉萨金字塔@Игорь Моисеев 獅身人面像 (阿拉伯語: أبو الهول ‎,  國際音標: [ʔabu alhoːl] , 英語: Great Sphinx of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