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燕京学社中国学研究生书单

哈佛燕京學社Harvard-Yenching Institute),于1928年春由美国铝业公司创始人查尔斯·马丁·霍尔(1863-1914)的遗产基金资助创办。当时,北京的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了解到霍尔在遗嘱中声明,遗产中一部分要用于研究中国文化,由一所美国大学和一所中国大学联合组成一个机构来执行该项计划。于是,司徒雷登成功说服哈佛大学与燕京大学合作,在1928年成立哈佛燕京学社,并设立燕京学社北平办事处。

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前主任/现任哈佛燕京学社社长裴宜理(英語:Elizabeth J. Perry,1948年-)对研究生的要求严格。她认为丰富的知识结构、宽阔的视野非常重要。

 

所开设的“政治学和中国”授课,强调主攻中国学(政治学方向)的研究生至少应该掌握12个以上研究领域和方向的前沿成果及其理论,主要是:

一是总论性著作,如查尔默• 约翰(Chalmers Johnson)的《政治科学和东亚地区研究》、米歇尔• 奥伯森伯格(Michel Oksenberg)的《当代中国研究的资料和方法论问题》;

二是市民社会和公共领域类著作,如J • 哈贝马斯(Jurgen Habermas)的《公众领域的结构转变》、查尔斯• 泰勒(Charles Taylor)的《市民社会的模式》;

三是党派精英类著作,如麦克法夸尔(Roderick MacFarquhar)《文化大革命缘起(3)》、罗伯特• 普特曼(Robert Putnam)的《政治精英的比较研究》;

四是政治文化类著作,如里恩• 亨特(Lynn Hunt)的《法国革命中的政治、文化和阶级》与《文化新史》、格伯列尔• 阿尔蒙(Gabriel Almond)等的《市民文化》;

五是国家社会类著作,如安德鲁• G • 沃尔德(Andrew G.Walder)的《共产主义者的新传统主义:中国工业中的劳动及其当局》、琼•米戴尔(Joel Migdal)的《强社会—弱国家》、《国家权力和社会力量》;

六是农民专题类著作,如丹尼尔• 科里贺(Daniel Kelliher)的《中国的农民力量》、凯特• 周(Kate Zhou)的《农民如何改变中国》、詹姆士• C• 司各特(James C. Scott)的《农民的道德经济》;

七是新制度主义类著作,如简奥(JeanOi)的《远离乡村中国》、瓦尔特• 朴尔(Walter W. Powell)的《组织分析中的新制度主义》;

八是组织理论类著作,如爱德华• 斯戴菲(Edward Steinfeld)的《中国的改革》、梅尔里• S• 格里达(Merilee S. Grindle)的《公众选择和政治变化》、《政治和政策》;

九是现代化理论类著作,如马克斯• 韦伯(Max Weber)的《新教徒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W• W•罗斯托(W.W.Rostow)的《经济增长的过程》;

十是社会运动类著作,如克莱格• 卡翁(Craig Calhoun)的《既无上帝也无皇帝》、西奈• 塔罗(Sidney Tarrow)的《运动中的权力》;

十一是政治参与类著作,如加比尔• 阿尔蒙(Gabriel Almond)和西奈• 弗巴(Sidney Verba)的《市民文化》、西奈• 弗巴与诺曼• 纳尔(Norman Nie)的《在美国的参与》;

十二是公民职责和权益类著作,如多罗塞• 梭林格(Dorothy Solinger)的《中国城市的公民竞争》、T• H•马歇尔(T.H.Marshall)的《公民和社会阶级》和《阶级、公民和社会发展》等。

裴宜理1948年出生于上海,父母是在上海圣约翰大学当教授的美国圣公会传教士。1950年,她的父母到日本东京立教大学教书,她在校园中度过少女时期。1966年,她回到美国纽约就读威廉史密斯学院(现为霍巴特和威廉史密斯学院),1969年毕业。1971年,她在华盛顿大学获得政治学硕士学位。1978年,她在安娜堡密歇根大学获得政治学博士学位。

裴宜理主张,中共在中国大陆击败国民党,除了意识型态、组织、社会结构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常被忽视的原因:挑动群众的情绪。情绪工作(emotion work)以抗议活动与政治文化为基础,中共将它系统化,成为心理工作策略的一部分。

对革命传统的不断动员是中国共产党独特的能力,也是其合法性的重要来源。在中国很容易将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结合,因为中国革命传统本身就是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不少中国人可能对中国政府有诸多不满,但中国民众会认为中国的政治体制是本土的,而非舶来品。

Elizabeth J. Perry

Selected books

  • Rebels and Revolutionaries in North China, 1845–1945 (Stanford, 1980)
  • Chinese Perspectives on the Nien Rebellion (M.E. Sharpe, 1981)
  •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Reform in Post-Mao China (Harvard, 1985)
  • Popular Protest and Political Culture in Modern China (Westview, 1992)
  • Shanghai on Strike (Stanford, 1993)
  • Urban Spaces in Contemporary China: The Potential for Autonomy and Community in Chinese Cities (Cambridge, 1995)
  • Putting Class in Its Place: Worker Identities in East Asia (UC Berkeley, 1996)
  • Proletarian Power: Shanghai in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Westview, 1997)
  • Danwei: The Changing Chinese Workplace in Historical and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M.E. Sharpe, 1997)
  • Chinese Society: Change, Conflict, and Resistance (Routledge, 2000)
  • Silence and Voice in the Study of Contentious Politics (Cambridge, 2001)
  • Challenging the Mandate of Heaven: Social Protest and State Power in China (M.E. Sharpe, 2002)
  • Changing Meanings of Citizenship in Modern China (Harvard, 2002)
  • Patrolling the Revolution: Worker Militias, Citizenship and the Chinese State (Rowman & Littlefield, 2005)
  • Grassroots Political Reform in Contemporary China (Harvard, 2007)
  • Mao’s Invisible Hand: The Political Foundations of Adaptive Governanace in China (Harvard, 2011)
  • Anyuan: Mining China’s revolutionary tradition (California, 2012)
  • Growing Pains in a Rising China (Daedalus, 2014)
  • What is the Best Kind of History? (Zhejiang, 2015) [in Chinese]
  • Beyond Regimes: China and India Compared (Harvard, 2018)
  • Similarity Amidst Difference: Christian Colleges in Republican China (Zhejiang, 2019) [in Chinese]
  • Ruling by Other Means: State-Mobilized Movements (Cambridge, forthcoming)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自由是一种责任

纪念六四三十年:民主歌声献中华

2018,爱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