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六大茶山

很多植物在不同的地方都可以生长,但是生长出来的都不会有原产地的好,因为环境气候不同。那普洱茶哪里出产的最好呢?电视剧《茶颂》里面讲述了普洱茶的一段历史,普洱茶最佳产地当然是思茅地区(今普洱市)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两地,并辐射至周边地区,产区以勐海、思茅、临沧、大理、保山为主。

90%甚至95%以上的普洱茶原料,均来源于三大茶区。它们分别是:西双版纳、普洱(原思茅)、临沧

元代李京所著史书《云南志略》,它载:“‘六大茶山’,一攸乐、二莽枝、三革登、四倚邦、五蛮砖、六曼撒。”清代道光年以前的史书对其具体位置的记载几乎完全相同。目前勐腊县象明乡境内的四座茶山就剩下蛮砖茶山保存的比较完好,大叶种古茶树主要有蛮砖500多亩,蛮林1000多亩等。

“古六大茶山”都位于东经98至102之间,北围21.9至22.3之间,地处北热带,海拔900米—2020米,多数海拔1000米以上。气温在-2℃至36℃之间。年均降雨量1500至1804毫米。霜期至多15天。而年雾期则达二百天左右。土质都呈酸性,PH值在5—7之间。它是个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霜期短暂,四季如春,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白雾常绕,土地肥沃,蜂歌碟舞,鸟语花香,多种动植物杂居,保持着极其优良的原始生态的普洱茶始祖之先天乐园。

这里因未受“第四纪冰川运动”的影响,存活有梭罗树(树芨)、野棕和茶树等原生植物。生长在这里的无论是大叶茶还是小叶茶,其茶种都能自落自生,就是人工栽培者,只要其株距合理,也无须施放任何化肥,无须喷洒任何农药,仅靠自然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解,就能健壮地生长,极少受到各种污染,因而是最为理想的生态饮料。加上这里的茶业已有近两千年的攸久历史,所存活的茶树普遍古老而底蕴深厚,以沸水冲泡四五道而不淡。特别是这里有传统又较为科学的手工制茶技术,所加工的各种紧茶,在有限的期限内妥善保存的时间越长,不仅越陈越香,而且越有多种药效。

云南的六大茶山出的普洱茶各有特色,关键是看你更中意哪一种。

普洱古茶山是以澜沧江为界,可以划分为江内六座: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漫撒;江外六座:南糯、南峤、勐宋、景迈、布朗、巴达。由于各茶山的茶树生长环境各异,土壤所含化学成分也不一样,因而这12座茶山所产的茶叶在口感上各有千秋。先看最为出名的江内六座茶山。

革登山:革登古茶山包括今象明新发寨、新酒房、菜阳河一带。也是古代较闻名的茶区,年产茶量在500担以上,茶叶属大叶类型。茶属乔木中小叶种,较苦涩,回甘强烈、生津快,香气呈淡清香,汤色深橘黄。

莽枝山:莽枝茶古山,紧连革登茶山和孔明山,面积比倚邦茶山小,莽枝茶山至少在元代已有成片的茶园,位于西双版纳勐腊县。莽枝山脚的曼赛、速底等村寨已有上千年的种茶历史。茶属乔木中小叶种,较苦涩,回甘强烈、生津快,香气较淡,汤色深橘黄。

倚邦山:倚邦古茶山(傣语称“磨腊”倚邦,即茶井之意)总面积称为360平方公里,是多民族集居的高山区。历史上以生产圆茶(七子饼)而著名,年产茶万担以上。明、清时期,茶庄林立,商贾云集,极为热闹。最早的茶号为宋云号和元昌号,创立于光绪(1875—1908)年,制作的茶叶专销四川。倚邦管理攸乐、架布、习空、莽枝、蛮砖、革登等6大茶山,又是普洱茶的生产地和集散加工地,倚邦茶山汉族多系宁洱、石屏一带迁来,从事茶叶种植。清正年间(1723—1735年)建石屏会馆。早年还建有四川会馆和楚雄会馆。茶属乔木小叶种,回甘快、生津较好,香气幽香如澜,汤色深橘黄。

蛮砖山:蛮砖茶古茶山包括蛮林和蛮砖等地。由易武西行经高山寨,过磨者河承天桥经蛮林才到慢砖。蛮砖茶山是”古六大茶山”现今保存得较好的一座茶山,茶林不规则地散布在原始密林中,经几代茶农的精心管理,至今仍年产茶叶万担以上。蛮砖村公所恢复”曼庄优质茶”产品,茶叶独特、茶芽雪白晶亮,是抢手之货,深受客人的喜爱。茶属乔木大叶种,较苦涩,回甘强烈、生津快,香气呈梅子香,汤色深黄。在历史上有喝蛮砖看倚邦一说。

漫撒山(易武山):曼撒茶山位于勐腊易武乡东北,紧接老挝边境。慢撒古茶山包括易武茶山,是普洱茶最早的集散地,唐代时被称为“利润城”,是滇藏茶马古道之源头。茶属乔木大叶种,微苦涩,香气高,在梅子香、蜜香中透着一股幽澜香,谷雨前后所采芽茶味淡香入荷,回甘强烈生津好,易武正山历史上就是闻名中外的茶山。

攸乐山:位于景洪市辖区内,现名基诺山。束西长75公里,南北宽50公里。东北与革登茶山为邻,西南接小勐养、勐罕和勐宽三个坝子,现为景洪市的一个乡级行政单位。攸乐茶山历史上位居“六大茶山”之首,是云南大叶茶的中心产地。茶属乔木大叶种,苦涩重,回甘快、生津好,香气一般,汤色淡橘黄。

上述六大茶山目前的产茶量已渐少,产茶重心已逐渐移至江外六大茶山。

南糯山:勐海县格朗和乡,景洪至勐海公路旁,距勐海县城24公里。平均海拔1400米,年降水量1500-1750毫米。年平均气温16-18度。茶属乔木大叶种,微苦涩,回甘、生津好,汤色橘黄、透亮;透着蜜香、澜香,谷花茶淡香如荷;历史上是闻名遐迩的古茶山,至今仍存活着一株千年的栽培型茶王树。

布朗山:勐海县布朗山布朗族乡,南与缅甸接壤。年降雨量1300-1500毫米,年平均气温18.7度。老班章和新班章海拔1600-1700米,老曼娥寨相对海拔较低,约1200米。老班章茶外形肥壮,滋味浓烈,苦涩明显,生津回甘快而持久,茶气明显。老曼娥茶与老班章类似,苦涩度更重,化开时间更慢。茶属乔木大叶种,较苦涩,回甘快、生津强,汤色橘黄透亮;香气独特,有梅子香、花蜜香、兰香,是很多中外客商和普洱茶爱好者梦寐以求的收藏佳品。

巴达山:巴达茶山位于勐海城西58公里。茶属乔木大叶种,这里生长着成片的栽培型茶树和野生茶树林。贺松村大黑山上就生长着一株1800年的野生型茶王树;此山茶叶味苦涩,回甘、生津快,汤色橘黄晶莹、透亮,条索墨绿油亮;香气好,有梅子香、蜜香。

贺开茶山:释名: “最先看到太阳之地”,勐海县勐混镇贺开村,北连著名古茶山南糯山茶区,东邻拉达勐水库,西面腑望勐混坝子。海拔1400-1700米。茶质特色:汤质饱满,略有苦涩,苦涩化甘较快,山韵明显。

勐宋茶山:位于勐海县勐宋乡境内,南连格朗和乡,隔流沙河与南糯山对望,海拔1500-1800米,降雨适中。茶属乔木中叶种,乔木茶树不成林(片),灌木居多,口感苦涩,微回甘、生津一般,汤色深黄,条索墨黑。山韵明显,香气饱满,汤质厚重,杯底香强,甜茶苦涩较短,回甘较快。

帕沙茶山,释名:“一座山,一条河”,勐海县格朗和乡西南帕沙村,处于南糯山与布朗山之间,海拔1200-2000米,年平均气温22℃,年降雨量1500毫米。帕沙村唐宋时期即有哈尼先民居住种茶,目前仍保留相当数量古树。其中帕沙老寨的古树茶较为出名。茶质特色:帕沙古树苦涩明显,但可以化开,清甜亦显,生津明显,山野韵足。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纪念六四三十年:民主歌声献中华

自由是一种责任

2018,爱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