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Tao Te Ching)版本荟萃

《老子》,其内容被多次增减,无数注解后成为《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文》及《五千言》,为思想家老子的著作,中国春秋战国时期道家学派奉为创始典籍,有学者认为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古书多无大题,据学者考证,《老子》作为书名可能始于韩非子〈解老〉、〈喻老〉两篇或更早之前,汉景帝时尊《老子》为经,称《道德经》可能始于王弼、皇甫谧生活的魏晋时期。

“老子所著言道德之意的上下篇”,据帛书本为上篇《德经》、下篇《道经》,故又称《德道经》;传世本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也就是《道德经》。《德经》在前是谓先修自身心意;《道经》是谓以身心精进,在体悟道之所传。至唐代,唐太宗自认是老子李耳之后,并曾令人将《道德经》翻译为梵文。唐高宗尊《道德经》与《孝经》并为上经。唐玄宗时,更尊此经为《道德真经》。

《老子》一书分章不定,严遵《老子道德指归》,上篇《德经》四十章,下篇《道经》三十二章,凡七十二章。八十一章本最早出自《老子河上公章句》,此种版本上经三十七章,下经四十四章。帛书本、竹简本有分章符号,但未形成今本“八十一章”格局。北大汉简本分为77章。迄今流传下来比较著名的版本有: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Zhang_Lu-Laozi_Riding_an_Ox

16世纪开始,随着法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国的传教士来到中国,《老子》一书从此传至欧洲。17、18世纪,欧洲哲学中开始出现老子的名字。

1817年,法国学者朱利安出版《道德经》法文译本,勒木萨1823年作《老子传》。勒木萨称老子是一位“真正的哲学家、有见识的伦理师、善言的神学家和形而上学家”,其风格与柏拉图一样崇高,“道”的概念与希腊的“逻格斯”相当。19世纪初欧洲一些人对《道德经》的研究,包括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尼采、海德格尔等对此也十分推崇。

20世纪英国科学家李约瑟一生研究中国,对中国文化情有独钟,他说,中国文化就像一棵参天大树,而这棵参天大树的根在道家。他相信老子、道家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晚年自称是“名誉道家”、“十宿道人”。

1987年《纽约时报》评选老子为古今十大作家之首。1988年1月26日,美国总统里根在国情咨文中引用《道德经》“治大国如烹小鲜”的名言。1993年6月15日,《纽约时报》刊载了一篇《老子的忠告致克林顿》的文章。这篇不到600字的短文,引用了13句老子的经文来点评这位新上任总统的言行,老子的话约占篇幅的三分之一。

[rdp-wiki-embed url=’https://en.wikisource.org/wiki/Translation:Tao_Te_Ching’ remove=’table.navbox’]

[rdp-wiki-embed url=’https://zh.wikisource.org/wiki/道德經’]

[rdp-wiki-embed url=’https://en.wikisource.org/wiki/Tao_Te_Ching’]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纪念六四三十年:民主歌声献中华

自由是一种责任

2018,爱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