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3月, 2016的文章

北宋-苏轼-临江仙

圖片
临江仙 北宋,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已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帐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元,吴镇(1280–1354) ,1350,芦滩钓艇图,卷,31.1 x 53.8 cm,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Yuan, Wu Zhen(1280–1354), 1350, Fisherman,Handscroll, ink on paper, 31.1 x 53.8 cm,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蒙娜丽莎

圖片
意大利,达·芬奇(1452-1519),蒙娜丽莎,油画,布面杨木,1503和1506之间,77X53厘米,卢浮宫博物馆 Italia,Leonardo da Vinci (1452–1519), Mona Lisa, Painting, oil on poplar wood, between 1503 and 1506, 77x 53cm, Louvre Museum

韩熙载夜宴图

圖片
(一)“听乐”—琵琶独奏

元-黄公望-快雪时晴图

圖片

元-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圖片
浙江省博物馆藏《富春山居图》剩山图 Yuan dynasty, Huang Gongwang (1269–1354), Dwelling in the Fuchun Mountains (The Remaining Mountain Scroll),  31.8×51.4 cm, Zhejiang Provincial Museum, Hangzhou

天下行书第一

圖片
唐,冯承素(617年-672年10月30日),摹王羲之《兰亭集序》(因卷首有唐中宗李显神龙年号小印,故称“神龙本”),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Main text of a Tang Dynasty copy of Wang Xizhi’s Lantingji Xu by Feng Chengsu (馮承素 617-672). Throughout Chinese history, many copies were made of the Lantingji Xu, which described the beauty of the landscape around the Orchid Pavilion and the get-together of Wang Xizhi and his friends. The original is lost, however some believed that it was buried in the mausoleum of Emperor Taizong of Tang. This Tang copy made between 627-650 is considered the best of the copies that has survived. Located in the Palace Museum in Beijing.

天下行书第二

圖片
唐, 颜真卿(709年-785年),《祭侄文稿》,行草,纵28.2厘米,横72.3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Tang dynasty, The Calligraphy Model “Draft of Nephew Sacrifice” by Yan Zhenqing(709-785),  National Palace Museum, Taipei 維乾元元年。歲次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 〈 從父 〉 第十三叔銀青光祿 〈脫「大」字〉 夫使持節蒲州諸軍事、蒲州刺史、上輕車都尉、丹陽縣開國侯真卿。以清酌庶羞。祭于亡姪贈贊善大夫季明之靈曰:惟尔挺生。夙標幼德。宗廟瑚璉。階庭蘭玉。 〈 方憑積善 〉 。每慰人心。方期戩穀。何圖逆賊開釁。稱兵犯順。 尔父 〈 □制 ,改 被脅 又改〉 竭誠。常山作郡。余時受 命。亦在平原。 仁兄愛我。 〈 恐 〉 俾尔傳言。尔既歸止。爰開土門。土門既開。凶威大蹙。 〈 賊臣擁眾不救 〉 賊臣 〈 擁 〉 不救。孤城圍逼。父 〈 擒 〉 陷子死。巢傾卵覆。 天不悔禍。誰為荼毒。念尔遘殘。百身何贖。嗚乎哀哉。吾承天澤。移牧 〈 河東近 〉 河關。 〈 尔之 〉 尔明比者。再陷常山。 〈 提 〉 攜尔首櫬。 〈 亦自常山 〉 及茲同還。撫念摧切。震悼心顏。方俟 〈 □□ 〉 遠日。 〈 □ 〉 卜尔幽宅。 〈 撫 〉 魂而有知。無嗟久客。嗚呼哀哉尚饗。 《祭侄稿》是颜真卿为祭奠就义于安史之乱的侄子颜季明所作。

天下第三行书

圖片
宋,苏轼,寒食帖,行书,35.9x 188.6公分,台北故宫博物院 Song dynasty, The Calligraphy Model “Hanshi” by Su Shi(1036-1101), National Palace Museum, Taipei.

唐-张旭-古诗四首帖

圖片
张旭,约在唐玄宗朝开元、天宝(714-756)年间,狂草古诗四首帖,墨迹本,五色笺,凡四十行,一百八十八字。纵28.8厘米,横192.3厘米,现藏辽宁省博物馆。 Tang dynasty, Zhang Xu, The Calligraphy Model “Four Ancient Poems”, 28.8*192.3cm, Liaoning Provincial Museum. 释文: 前两首是庾信《步虚词》二首: 东明九芝盖,北烛五云车;飘摇入倒景,出没上烟霞。春泉下玉溜,青鸟向金华。汉帝看桃核,齐侯问枣花;上元应送酒,来往蔡经家。 北阁临玄水,南宫坐绛云;龙泥印玉简(原诗为策),天火练真文。上元风雨散,中天哥(原诗为歌)吹分;虚(原诗为灵)驾千寻上,空香万里闻。 后两首是南朝谢灵运的《王子晋赞》和《四五少年赞》: 【王子晋赞】淑质非不丽,难之以万年。储宫非不贵,岂若上登天。王子复清旷,区中实哗嚣。喧既见浮丘公,与尔共纷繙(翻)。 【四五少年赞】衡山采药人,路迷粮亦绝。过息岩下坐,正见相对说。一老四五少,仙隐不别可?其书非世教,其人必贤哲。 张旭狂草结字高古,因势成型,连绵奔放,雅逸豪迈,从风格上狂而不野、狂而不怪,虽与魏晋正统的草书一脉相承,又正中求变,创造出了以盛大气象为特征的浪漫品质。 杜甫《饮中八仙》称赞,“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唐-怀素-苦笋帖

圖片
唐,怀素(725-785),苦笋帖,绢本,纵25.1厘米,横65.5厘米,上海博物馆。

三希堂

圖片
“三希堂”,是乾隆帝的读书处,其名取“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之意,堂内原来存有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又传为米芾临摹)、王珣《伯远帖》三件珍贵书法。

清-郎世宁-瑞谷图

圖片
清,郎世宁(Giuseppe Castiglione,1688年7月19 日-1766年7月16日),瑞谷图,1733年,绢本设色,手卷,纵61厘米,横183.9厘米,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Qing dynasty, Lang Shining (Giuseppe Castiglione,1688-1766), Auspicious Grains (Bumper Harvest), 1733, color on silk, 61*183.9cm, First Historical Archives of China. 瑞谷图中有五穗,分别象征:国泰,民安,家和,业顺,人兴。雍正皇帝特为此颁布上谕,视瑞谷嘉禾为吉祥的征兆,谕旨末端钤“敬天勤民”宝玺,并将此图颁示各省督抚等。 上谕:朕念切民,依今岁令各省通行耕耤(藉)之礼,为百姓祈求年榖(谷),幸邀上天垂鉴,雨旸时,若中外远近俱获丰登,且各处皆产嘉禾,以昭瑞应,而其尤为罕见者则京师。耤田之榖,自双穗至于十三穗;御苑之稻,自双穗至于四穗。河南之榖,则多至十有五穗;山西之榖,则长至一尺六七寸有馀(余)。又,畿辅二十七州县,新开稻田共计四千余顷,约收禾稻二百余万石,畅茂颖栗,且有双穗三穗之奇,廷臣佥云,嘉禾为自昔所未有,而水田为北地所创见,屡词陈,请宣付史馆。朕惟古者图画豳风于殿壁,所以志“重农务本之心”。今蒙上天特赐嘉榖养育万姓,实坚实好,确有明徵。朕祗承之下,感激欢庆,着绘图颁示各省督抚等。朕非夸张以为祥瑞也,朕以诚恪之心,仰蒙帝鉴,诸臣以敬谨之意,感召天和所愿,自兹以往,观览此图,益加警惕,以修德为事神之本,以勤民为立政之基。将见岁庆丰穰,人歌乐利,则斯图之设未必无裨益云,特谕。 雍正五年八月二十二日

唐-李白-清平调

圖片
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唐,周昉,簪花仕女图,绢本设色(手卷),纵46厘米,横180厘米,辽宁省博物馆

唐-邵士彦-秋闺

圖片
秋闺 唐,邵士彦 斜日空庭暮,幽闺积恨盈。 细风吹帐冷,微月度窗明。 怨坐啼相续,愁眠梦不成。 调琴欲有弄,畏作断肠声。 唐,周昉,调琴啜茗图,绢本设色,75.3X28CM,美国纳尔逊·艾京斯艺术博物馆藏

唐-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圖片
寄扬州韩绰判官 唐,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明,唐寅(1470–1524) ,1520年,吹箫仕女图,纵104.9厘米横41.2厘米,南京博物院

唐-李白-子夜吴歌

圖片
子夜吴歌 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注:

宋徽宗-文会图

圖片
宋徽宗(1082-1135),文会图,绢本,184.4×123.9公分,台北市故宫博物院 Song Huizong(1082-1135), literary Gathering, ink and light color on silk, 184.4×123.9cm, National Palace Museum, Taipei.